小的時候,總是很有活力著追求著事物。

下課時追求十分鐘與同學的時光。

回家時追求著遊戲、電視、漫畫。

那時的我,總是很開心地去追求我想要的事物。

只因為我知道,我想要,而且我可以得到,於是我追求。


小時候總是無憂無慮地、純真的、無邪的。

想笑就笑,想哭就哭。

悲傷的眼淚只會在得不到玩具的時候出現。

所謂的寂寞、迷惘這種詞句,是與我絕緣的。


慢慢地,發現大人們可以做到很多事情。

自己做的到的事,大人做的到。

自己做不到的事,大人做的到。

自己想要的東西,大人得的到。

自己不想要卻必須要的東西,大人永遠也不必不用要。

於是開始追求所謂的"大人"。

那時的我,總是看著天空,默數著自己長大的日子。

到底,還有多久?


稍微懂事後,卻又發現,以前所有的行為,全是幼稚。

想要那個玩具,幼稚。

想吃那個糖果,幼稚。

想看那個卡通,幼稚。

想哭就哭,幼稚。

想笑就笑,幼稚。

於是開始學會了隱藏自己真正想要的,也許這是,曾經追求的,長大。

也許吧,我如此想著。


開始能夠張著大大的雙眼,卻說著與自己內心所想完全相反的話。

開始走著自以為成熟的步伐,一步步地走向了別人走過的路線。

曾經能夠直率表達出自己內心的那種感覺,開始,慢慢的,不見。


因為社會的磨鍊,我們開始成長。

我們變得能識大體,說話總是留三分餘地。

我們變得時尚流行,以為跟上尖端就能不輸於人。

我們變得和善親切,只是為了符合這個社會。

我們變得迂迴曲折,想表達的永遠不是自己表達出來的。

我們變得會在一邊,恥笑著所謂的幼稚。


慢慢地,我總是在臉上帶著笑容。

但這個笑容已經不再是發自內心,而是一個華美的面具罷了。


但,當然的,有時會露出了傷心難過的表情。

別人問說:「你怎麼了?」

總是會不經意地讓面具回到臉上,笑著說著,沒有什麼大不了的。


常常,在曲終人散時,會有一種所謂的,

空虛。

沒錯,我感到空虛,開始不知道為什麼要去付出,付出。

沒錯,我確定我有在其中得到了些什麼,學到了些什麼。

但,為什麼我還是會無意識的帶起了面具。


之前,看了一個故事,故事依然老套,但是其中描寫的那種真摯卻讓我十分嚮往。

故事那種毫不掩飾的情感,是我們只有在小時候才能流露的。

那種真情的流露,是我們現在只能拼命去追求的。

那種發自內心的感受,我想,才是最能打動人心的。


每個人的面具,在歲月的加工下,總是愈戴愈好,愈戴愈緊。

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個故事。

有時候也會希望,在別人的故事裡,自己也會是主角。

但,誰知道呢,說不定,在別人的故事裡,你只是個配角,又或者只會是個跑龍套的。

生活不是簡單的童話,就像白雪公主的作者不敢再描寫公主與王子之後的生活,沒有人敢知道灰姑娘進了皇宮後的故事。

只因為生活不是童話,喜怒哀樂愛恨情仇每天都在上演,作者不敢寫出公主與王子之後的情節。

所以在故事中,每個人為了演出都戴上了面具。


長大後,我追求了很多,但最後發現我追求的其實只是那些,小時候的追求。

因為那時沒有面具,只有真摯。

這是我現在才懂得追求,才努力去追求的東西。






§人就是如此,小時候想快快長大,去做大人才能做的事。而長大後,又懷念小時候的無憂無慮……
§所謂的長大啊,就是一種痛苦,所以初生的嬰兒才會如此的痛哭……也正因為如此,每當我們經歷一次痛哭,才會長大一分,也就越發的成熟了…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olavfrev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